浙江保安行业30年大事记(上)

30周年系列报道】浙江保安行业30年大事记(上)

 

浙江省保安行业30年大事记

1990——2020)

服务 | 规范 | 发展

 

1990——2020,协会走过了砥砺奋进的30年。30年来,浙江保安行业不断改革创新,浙江保安人不忘使命奋勇前进。值此协会成立30年之际,我们将保安行业30年来发展历程分为“改革开放促使保安服务业蓬勃发展(1990-2000)、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保安服务业功能性演变(2001-2009)、当代保安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进程(2010-2015)、协会领跑保安服务业的5A级之路(2016-2020)”四个阶段一一呈现。

 

改革开放促使保安服务业蓬勃发展

1990——2000)

1990年1月,浙江省保安工作者协会成立,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陈品贤任会长,会员58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省保安服务业在协同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有了新的组织形式和联系纽带,也意味着浙江保安服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90年12月,省公安厅下发《关于保安人员统一着装等有关规定的通知》,确定全省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人员服装颜色和式样,并由省公安厅指定单位定点生产。

1991年5月1日,全省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人员着统一的服装和标志上岗执勤,这对树立全省保安队伍形象、规范保安服务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充分体现了保安人员的职业特征,是加强保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1993年5月,协会召开第二次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杨新荣任会长,会员83家。

1994年5月,省公安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安服务公司建设的通知》,规定保安服务公司的组建和管理隶属于公安机关,业务指导统一归口市、县(市、区)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1998]25号)规定:“公安机关办的为维护社会治安服务的保安服务公司可以保留。保安服务公司统一由公安机关领导和管理。保安服务公司的设立及其法定代表人的任命必须经县(市)以上公安机关审查批准;非法设立的,一律予以取缔”。为此,我省对全省保安服务公司进行了清理整顿,全省共保留保安服务公司82家。

 

1998年12月,协会召开第三次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黄子均任会长,会员114家。

 

1999年12月,省公安厅、浙江日报社、省保安工作者协会联合开展了全省“十佳保安服务公司”评选活动。经过激烈的角逐,全省82家保安服务公司中,最终评出杭州市上城保安服务公司等10家单位为浙江省“十佳保安服务公司”。

2000年5月,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首届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优秀保安员评选表彰活动,我省海宁市保安服务公司被评为“全国十佳保安服务公司”,杭州市下城保安服务公司和宁海县保安服务公司被评为“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施海红、孙仕勇、张灵飞、戴培良等四位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保安员。

 

 

 

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保安服务业功能性演变

2001-2009)

 

 

2001年4月,省公安厅下发《浙江省保安服务管理规定(试行)》(浙公通字[2001]25号)和《关于加强和规范保安工作的通知》(浙公通字[2001]26号),对行业行为规范等内容予以明确。

2003年2月,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保安服务公司组建审批和资格年审有关问题的通知》(浙公通字〔2003〕12号),有序开展保安服务公司年审工作。

2005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优秀保安员评选表彰活动中,杭州市下城保安服务公司被授予“全国十佳保安服务公司”荣誉称号,宁海县保安服务公司被授予“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荣誉称号,管优优、袁伟江、陆建国、杨加兵四位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保安员”荣誉称号。另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浙江省“十佳保安公司”和优秀保安员评选活动,授予杭州市西湖保安服务公司等10家单位为“浙江省十佳保安公司”荣誉称号,授予杨加兵等50名保安员为“浙江省优秀保安员”荣誉称号。

 

2005年7月,协会召开第五次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凌秋来任会长,会员126家。由于“浙江省保安工作者协会”的内涵和外延的局限性,限制了协会的发展,协会于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更名为“浙江省保安协会”,后报经省民政厅批准于2005年11月18日正式更名,至此,协会定位更为精确,成为全省从事保安工作和热心保安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的专业性社会组织。

 

2006年,根据公安部《保安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85号),我省制定《关于贯彻执行〈保安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自2007年至2009年,共审批保安培训机构24家。

 

2006年,经省人民政府、省政法委批准,浙江省公安机关着手组建专业从事武装守押的安邦护卫公司。同年,浙江安邦护卫有限公司及11个市安邦护卫公司相继组建。

 

2006年4月,协会创建浙江保安网,在宣传我省保安动态,加快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强协会与会员单位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6年11月,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幼儿园保安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全面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的保安队伍建设。

2007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公安厅《关于改革和加强保安服务业建设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7]4号),将公安机关协辅警与保安相融合,在公安机关内部确立了大保安的理念。

 

2007年4月,根据公安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关于举办全国保安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公治〔2007〕68号)要求,省公安厅会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组织开展了全省保安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9月,在浙江警察学院举行了我省首届保安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来自各市11支代表队的88名保安员代表参加了竞赛。11月,12名优秀保安员代表我省参加在成都举行的全国保安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我省代表队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2008年1月,协会下发通知,要求各保安服务企业认真贯彻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聘用的保安人员要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支付劳动报酬,落实社会保险,及时消除因劳资纠纷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2008年奥运期间,我省共有59家保安服务企业,24621名保安员直接参与奥运安保工作;116家保安服务企业,63250名保安员参与其它安全防范工作,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3005名,提供破案线索2874条,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628起,为实现“平安奥运”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10月,全国十佳保安服务企业高层论坛在我省海宁市召开。来自15个省区市的第一、二届十佳保安服务公司负责人及特邀代表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保安服务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并观摩学习了海宁市保安服务公司、杭州市下城保安服务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

 

2008年12月,浙江省保安信息管理系统在杭州、嘉兴开展应用试点工作,并于2009年向全省推广。2014年完成二期建设并更名为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目前第三次升级改造即将完成。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掌握了全省保安服务业组织和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并建立行业组织及从业人员档案信息库,从而促进全省保安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推荐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